同理心的力量:可憐與同情 or 感同身受的溫柔

最近看了這部影片 【同理心的力量】

再次勾起我之前一個想了很久的問題

真正的同理 vs 可憐與同情





身為一個心理人,對「同理心」這個詞已經熟到不能再熟

不過讓我覺得很妙的是,即使說出類似的言語,

但有些人的同理好像就是很失敗!

完全無法達到安慰對方的鼓勵效果...

有時候聽到某些人的話語,雖然字面上的意思沒有太大問題,

可是就覺得哪裡怪怪的...


某些口中說著慈悲的人,在看見對方悲慘命運的當下,

是不是有「慶幸自己沒有那麼悲慘」的小確幸和優越感呢?

那樣的付出,似乎有一種上對下的感覺,我常常帶著這樣的疑問...






後來當我某天看見一段話語時,終於找到了答案:




並不是因為自己擁有很多才願意分享給別人的。

而是因為在內心中有想愛旁人温暖的內心,不是嗎?

我們常常是因為同情坐在地下道的人才丟一枚硬幣給他們,

然後就好像做了大善事一樣,在心裡自己安慰自己。

主不是期盼那樣的善行,

而是希望我們瞭解對方挨餓的心情,

帶著如同愛惜己身般的愛的內心去分享。

要把自己愛弟兄、憐惜他們、愛他們的內心傳達給對方,

這樣才是真正的分享。

想要一起悲傷的微小內心是克服困難的捷徑。

分享的人不能好像施捨大東西那樣去給,

就像下雨的日子一起撐傘那樣,

給的人不覺得是在給予,而得到的人也不覺得得到了,

要這樣自然地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。





就像下雨的日子一起撐傘那樣,

給的人不覺得是在給予,而得到的人也不覺得得到了,

要這樣自然地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。

原來這就是感同身受的溫柔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