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魚還是熊掌?生涯決策平衡清單,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 │ 隱者的旋律

先來個情境小測驗:吃飯時間又要到了,你通常會花多少時間做決定呢?

A. 2小時:吃完上一餐之後就開始想了,而且還會事先收集資訊找美食來吃。
B. 10分鐘:真的到吃飯時間再開始想,反正走出去看到想吃什麼就吃什麼。
C. 0分鐘:交給其他人決定,大家想吃什麼我都可以。


那麼,你在選擇未來的時候,又會花多少時間呢?
你會用 2小時、10分鐘,或甚至直接讓別人決定你的未來呢?

我們平常買包包、買手機、買衣服,都會上網做功課、努力 google各種評價,
不過這樣的好習慣一轉換到生涯決策方面,好像突然就沒了 XD
大概是因為太複雜、沒有學過、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吧?

人會因為不了解而失敗,所以必須要學習而了解、了解後行動,才能透過行動得到該得到的事物。
了解之後就能行動,因此就能得到、就能成功、就能看見你所期盼的世界。
好好掌握生涯規劃的知識,就可以改變你未來發展的軌跡。

到底要選哪個科系、哪個工作才好呢?有哪些因素需要考量?
有沒有什麼好用的清單,可以讓我完整地進行評估並做出取捨呢?

其實可以考量的點有很多,為了盡可能涵蓋所有面向,
隱者綜合Swain的生涯金三角模式、Schein的職涯錨定理論、個人工作配適理論...等等知識,
幫大家列出非常完整的生涯決策清單。
對於想要做出理性完美決策(!?)的朋友們,應該會是實用度很高的工具。
開始囉!


生涯決策平衡單:科系選擇





生涯決策平衡單:工作選擇




生涯決策平衡單的使用方法:

  1. 加權值是你的主觀價值:先思考一下你對每個項目的重視程度,非常重視可以給到7分,完全不重視可以只給0分,不必一定要給1分。不要給每個項目差不多的權重,盡量極端一點給分。
  2. 原始分數是那個方案的客觀水準:A、B兩個方案在該項目的客觀條件分數。
  3. 把每個項目的原始分數乘上加權值,計算出所有項目的加權後分數。
  4. 統計A、B兩個方案全部的加權後分數,參考總分做出選擇。
  5. 方案超過兩個的話,可以自行延伸應用。

隱者想提醒大家的是,使用這個清單時,不要只是倚靠最後總分就做出決定!
這個清單的價值,在於讓你更全面的思考各個面向,幫助你從完整的角度釐清自我。
很多時候帶領我們前進的是內心和直覺,而不是理性分析客觀條件。
所以我故意讓加權分數可以從0-7分,這麼大的數字範圍,目的就是要拉開差距,
藉此在理性考量與決策的過程中,讓我們內心的聲音仍然可以佔據一席之地。

有時候我們最優先的價值,遠勝過其他次要的價值。
所以某個詩人才寫下了「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這樣的文字。
好比說隱者對於自我實現的重視程度,遠遠高過於很多外在因素,
這時候可能就不只是7分和0分的差距,而可能是70分和0分的差距。

歡迎大家把這個實用的清單分享給親朋好友^^

---

點選下方的【職涯規劃】標籤,就可以一次看相關文章,歡迎大家找我諮詢。


留言